

本文讲解关于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大吗?和新冠轻度传染力强吗的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强吗?
该题目前未知。
但科学界已达成共识,新冠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无症状传播。
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的蔓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新型冠状病的“潜伏期”与症状期相同
日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评论称,无症状传播是当前COVID-19控制策略的致命弱点。
文章通过对比SARS和COVID-19疫情,认为新型冠状病失控的关键原因在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
对于几乎所有传染病来说,早期发现并隔离感染者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源。
例如,2002年非典爆发时,就采取了基于症状的病例检测来指导隔离检疫。疫情在8个月内得到完全控制,全仅造成8000多人感染。
在COVID-19爆发之初,人们一直将其与SARS进行比较,因为两者确实有太多相似之处,因此采取了类似的防疫策略。
然而,结果却截然不同。5个月内,新冠病蔓延到世界每一个有人居住的角落,造成超过500万人感染,但疫情并未放缓。
这是为什么?
研究发现,最关键的题是SARS-CoV-2在上呼吸道复制和传播病。更关键的是,病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开始散发,并且与症状阶段一样具有传染性。
这就好比说,所有SARS感染者都戴上了病头盔,或者“坏人把坏”字写在脸上;但新型冠状病就像标题中的图片一样,很多感染者都像余则成一样隐藏自己,让人们很难识别他们,妨碍他们得到及时、正确的隔离。
文章中给出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美国一家疗养院新型冠状病爆发期间的全面筛查结果。
在接受筛查的76人中,有48人病检测呈阳性,其中27人当时没有症状。
然而,这27人中,有24人随后出现症状,这些人被标记为症状前者——,即所谓的潜伏期感染者。
另外三人一直无症状,属于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
最重要的是,虽然根据症状和发病时间将人们分为四组典型症状组、非典型症状组、症状前期组、无症状感染者,但所有人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测到的病载量是相似的。
——意味着所有人都具有相似的传染性。
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关于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新型冠状病的无症状传播包括“潜伏期传播”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
无症状感染者几乎存在于所有传染病中,例如脊髓灰质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可高达90%以上。
不过,如上所述,大多数传染病在症状出现前的潜伏期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是个例外。
因此,新型冠状病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包括“潜伏期传播”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
由于大多数无症状感染者是在一般筛查中发现的,因此检查仅涉及病表征,不会像上述美国疗养院的研究那样进行全面的病载量分析。
因此,目前尚缺乏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面对大流行,我们宁愿相信无症状人群同样具有传染性的有限证据。
真正无症状感染者比例
这样一来,除了已经明确的“潜伏期传播”之外,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成为新冠隐形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此类数据一般只能通过小群体的综合筛选才能获得。
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可信的证据来自于停靠在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上的调查。
机上共有乘客和机组人员3,711人。截至2020年2月21日,共有634人病核酸检测呈阳性,其中505%无症状。
另一项广为流传的证据是,截至3月,冰岛这个人口只有36万的北欧小国,进行了1.2万次检测,共检测出804例阳例,其中一半无症状。
另一项对意大利3000人的全面筛查发现,50%至75%的阳性者没有症状。
当然,“无症状”边界的划分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导致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存在差异。
无论如何,新冠病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潜伏期传播和无症状感染者隐形传播是导致COVID-19疫情失控的最关键因素。
这意味着,除非采取像我们这样的非凡检测和隔离策略,否则这种传染病将难以控制。
疫情发展至今的残酷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今天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大吗?的详细内容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更多关于新冠轻度传染力强吗、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大吗?的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