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2020深调研面对疫情冲击,三大产业各有应对方式

 admin   2025-10-14 02:45   5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关于托举2020深调研面对疫情冲击,三大产业各有应对方式和疫情下私企破产怎么办啊的相关题,可以帮助到大家。

南都《2020年各行业复工复产》系列报道第七期。欢迎拨打020-87388提供线索。

广东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报告第一部分,2020年各行业复工复产建议

随着新型冠状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全面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重要任务。4月12日,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53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清强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疫情防控,继续大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扩大,各项复工复产措施落实更加精准有效。

为全面了解广东复工复产情况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南都民意调查中心开展卷调查,通过电话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共回收有效卷793份。调查结果分两部分公布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题及如何应对,以及企业未来的规划和机遇。本文主要涉及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情况、当前遇到的题、应对措施、政府支持等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企业已全面或部分复工复产,未复工的受访企业中80%表示已做好复工准备;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聚焦运输和销售、稳定产业链、拓展线上服务等不同方式应对疫情影响;当及需要哪些支持措施时,第一产业最需要防疫物资,第二产业最需要刺激消费,第三产业最需要金融贷款。

超过70%受访企业已全面或部分复工复产

调查显示,7504家受访企业已全面或部分复工复产,其中5234家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2270家受访企业已部分复工复产。但仍有2358家企业尚未复工复产,088家企业因疫情关闭或暂停运营。

不同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存在差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受访者表示全面或部分复工复产比例最高,均超过90%。由于无法重开学校或开展线下课程,教育行业复工率最低,超过50%的教育行业受访者表示尚未复产复工。

此外,调查中还有少数受访者就职于因疫情而关闭或暂停运营的企业。他们分别来自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文化和业、健康和社会工作业。

80%尚未重返工作岗位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准备好复工

当及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复工时间时,超过40%的受访者在2月底至3月初期间复工。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较晚。近70%的受访者分别表示3月份才会复工。

尚未复工的受访者中,61%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准备复工,但尚不清楚具体复工时间;20%受访者表示有明确的复工时间表;约20%受访者表示,有明确的复工时间表;还没有收到复工计划。

基层员工半数受访者担心复工后个人健康安全

调查发现,复工复产期间,基层员工对自身健康安全更加担忧。其中,5879人担心上下班途中的人身健康安全;4,345人担心外出工作时的个人健康和安全。另有2,620名受访者担心减薪或裁员。

从面临的困难来看,疫情造成的人力缺乏是基层员工面临的主要题。超过30%的受访者表示,部分工作因同事无法返外地工作而无法开展;同时,3131名受访者表示,目前值班人手不足,自身工作压力较大。此外,在家办公的工作效率也成为基层员工面临的题。2,652名受访者认为在家工作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老板和管理层一半受访者担心行业前景不明朗员工流失

与基层员工相比,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老板的担忧更多。其中,超过50%的受访者担心因行业前景不明朗而导致员工流失;超过40%的受访者担心线上办公后,员工的工作效率会不如以前。在生产经营方面,3856名受访者遭遇经营惨淡、资金压力巨大;3448名受访者遇到因产业链未恢复而导致生产原材料采购困难或产品销售困难等题。

此外,还有3856家企业遭遇“用工困难”。由于防疫措施严格,外地企业员工返岗有困难。3月31日,某共享单车品牌工作人员告诉研究员,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导致该公司在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一线运维人员无法如期返回工作城市,导致大量共享单车、轻便摩托车无法及时维护。

上述题在多大程度上困扰了受访者?超过50%的受访者感到比较困扰;近30%的受访者感到非常困扰。互动分析发现,老板或高级管理人员的烦恼较多。近40%的人对目前遇到的题感到非常困扰,而对初级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感到非常困扰的比例不到30%。

从不同行业来看,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比其他行业陷入的困境更为深刻,感觉非常困扰的人群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餐饮行业感到非常困扰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3939人;其次是批发零售业,达到3333家;制造业比重为3089。

应对疫情影响第一产业重视运输销售、第二产业重视稳定产业链、第三产业重视线上服务

不同的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同,为减轻疫情的影响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事第一产业的受访者重点关注保障产品供应。选择“拓展运输和销售渠道,确保产品及时投放市场”的受访者比例为5714人;选择“增加产品深加工以延长产品保质期”的比例为3929。

第二产业通过稳定产业链、转变生产方式重启。从事第二产业的受访者中,有6021人就职于通过稳定产业链上下游来保障生产/建设计划的企业;超过50%的受访者所在企业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解决就业题。供需题;超过40%的受访企业引进了全自动生产线或设备,以减少生产或施工过程中员工聚集。

以线下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正在积极转型自救。4567家企业通过参与疫情防控产品和物资运输或销售弥补损失;4267家企业组织员工在家远程办公,减少员工聚集。

以线上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改变原有办公模式和服务方式,恢复生产经营。70%以上的企业采用线上办公模式;超过50%调整了员工值班安排,确保对外服务不中断;3,692家企业利用互联网持续提供对外服务。调查中,广州一家服装批发店老板认为,疫情对批发零售行业的影响将造成行业大洗牌,经营模式需要及时改变。他说,自己发现了新的商机,利用新媒体推广渠道带货,销售额不降反升。

企业在防疫物资供应和缓缴相关费用等方面获得的帮助最多。

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有关部门主要从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和允许企业延期缴纳社保、公积金、租金等两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各行业中享受到这两方面帮助的企业比例都比较高,除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在线服务外,其他行业中获得这两方面帮助的企业比例在前两名。在采访企业时,多数企业表达了社保、场地租金减免的需求。

有关部门对不同行业企业的帮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除了防疫物资和延期支付相关费用外,有关部门还搭建了第一产业产业链沟通,协助企业间进行物资采购和销售。同时,他们还派出干部指导企业复工复产。获得这两类援助的企业比例相同。达到4286家。以线下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有4567家企业获得了一定的金融贷款支持。有关部门还帮助以线上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举办线上招聘会。已有5,077家企业获得了此类帮助。

企业需要支持第一产业最需要防疫物资,第二产业最需要刺激消费,第三产业最需要金融贷款。

复工复产期间您最希望得到哪些支持?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案。从事第一产业的受访企业表示,企业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最高,4643家受访企业希望在这方面得到更多支持。组织干部引导企业复工复产、搭建产业链沟通/协助物资采购销售、金融贷款支持、举办线上招聘会等也是第一产业企业比较关心的。近40%的企业希望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

从事第二产业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对消费券、抽等促消费措施的需求最高,有4,360名受访者表示希望得到相关支持;其次是企业之间需要组织协调“共享员工”。比例为4083。搭建产业链交流/协助物资采购和销售、金融贷款支持也是第二产业希望得到的支持。这两项需求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

第三产业受访者表示,企业对金融贷款支持的需求最高,超过40%的主要线下经营的企业和主要提供线上服务的企业需要这方面的支持。此外,以线下经营为主的企业需牵头组织消费券/抽等消费促进措施、共享员工、搭建产业链沟通/协助物资采购和销售等;而以线上服务为主的企业则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持企业需要组织干部深入指导企业复工,并允许缓缴社保、公积金、房租等支持。

调查受访者概览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东省内的企业。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占3634家;大型企业占2825家;小型企业2,387家;微型企业/个体户1,154家。从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占3405家;国有企业占1,702家;股份合作企业1223家。近50%的受访者是基层员工;近40%为中层管理人员;1,128人是老板/高级管理人员。本次调查采用网络卷调查方式,共回收卷793份。由于网络调查方式的,本次调查并非随机抽样,样本数据仅代表受访者的情况。

项目制作南都投中心

项目主持人谢斌张春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文怡然、李伟峰、麦同利、屠长芳

实习生黄小英宋小倩

卷支持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网格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事微信公众号

很多网友都想知道关于托举2020深调研面对疫情冲击,三大产业各有应对方式和疫情下私企破产怎么办啊的相关信息,本文已经为您解完毕,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scg036.com/post/25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