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想知道华北这轮降雨为何如此极端这些题,以及降雨 500毫米的话题,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接下来听小编详解。
7月29日至8月1日,受台风“杜苏里”余环流北上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特强降雨过程。
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9时,本轮持续强降雨中,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赵庄梁家庄站,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正常年份,邢台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毫米,这意味着这个过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降雨量。
北京7月29日20:00至8月1日9:00,全市平均降雨量2618毫米,市区平均2358毫米,房山区平均4185毫米,门头沟区平均4717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5111毫米。
“北京有两个站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远超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541毫米的极值。”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健说。
“这太极端了,而且极其罕见。”多次遭遇暴风雨的马学贤坦言,本次降水的极端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累计降雨量大、局地降水超极端。价值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明显。
马学谦表示,7月29日至8月1日,华北地区陆续出现强降水,降水过程持续72小时以上。
对于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来说,持续降雨并不罕见,比如梅雨季节。但在北方,情况却大不相同。华北地区主汛期多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天。例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持续20小时,2016年“720”特大暴雨持续20小时。55小时。
除了持续时间较长外,这场强降雨还席卷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山东等地。7月29日至8月1日8时,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山西东部、山东中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100300毫米。西南北京、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山西阳泉、晋中、晋城、河南鹤壁、新乡等地部分地区400-550毫米,北京昌平、门头沟、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650-1003毫米。
为何这次降雨量如此之大?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晓表示“这是强烈的副热带高压、丰富的水汽和太行山山前动力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各通道内的水汽状况。此次降雨,除了今年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暖湿气流外,还有第5号台风“杜苏里”余环流带来的体水汽,以及从东南方向输送来的水汽。受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影响。华北地区的聚集为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强的水汽条件。
二是流通情况。台风杜苏里残余环流北移时,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张开,形成高压坝并长期维持,阻挡了杜苏里环流从东侧和北侧的前进路径,导致杜苏里环流主体内的水汽和西南、东南方向的水汽不断聚集,就像一座不断蓄水的大坝。
最后,还有地形效应。华北地区大量水汽聚集,在低空东南风的影响下,在太行山前抬升并引发降雨,导致更多的坝内积水洒在太行山前。山脉。因此,位于太行山东侧的邢台、石家庄东部至保定及北京房山、门头沟地区成为受本次降水过程影响的核心区域。
未来几天,华北整个北部地区,包括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等地,将有较多阵雨、雷阵雨,局地对流较强,局地可能出现大暴雨。马学谦提醒,虽然降水总体减弱,但由于前期强降水影响,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效应,未来一段时间仍需高度警惕。
马学谦解释说,强降雨时,雨水沿着土壤孔隙或石缝向下渗透,土石结构不再紧密,长期浸泡使土壤饱和软化,引发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与其他各类次生灾害风险同时存在;当降水减弱甚至停止时,突发泥石流和山洪的风险就会减弱。但雨后的阳光会蒸发土壤和岩石中的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和岩石层松动,很容易发生滑坡和塌方。及其他地质灾害。
今天给大家解了华北这轮降雨为何如此极端的相关内容,其中也对降雨 500毫米进行了详尽解释,希望各位喜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