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分享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压带、风带、迎风坡、火山地震带)的知识点,其中也会对迎风坡降水条件的题进行讲解,现在开始给各位解说吧!
知识点
1、气压带、风带
假设地是一个光滑的体,地上有“七个压力和六个区域”。春分和秋分时,南北半的气压带和风带完全对称。气压带的纬度位置为
赤道低压区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
副热带高压区南北半305,盛行下降气流;
副极地低压区南北半605,暖空气爬升;
极地高压区南北半85~90,下沉气流盛行。
气压区之间存在风带,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判断风向垂直于气压区;从高压到低压;北半向右偏转,南半向左偏转。
另外,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北移5,冬季南移5。
图1气压带和风带
2、迎风坡和背风坡
迎风坡是面向风的山坡。迎风坡的空气相对“寒冷、潮湿”,而背风坡的空气则相对“温暖、干燥”。水蒸气穿过山坡的过程是
迎风坡。携带水汽的风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上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水蒸气凝结而产生降水;
背风坡。风吹过山顶后,开始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风也变得更加温暖和干燥。当它到达坡脚时,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和农作物枯萎。
图2迎风坡和背风坡
例子
图3示例题
水运、空运;岛国,经济发达。
地处西风带,西侧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纬度越低意味着热条件越好;地势较为平坦;机场密度较高,路网密度较高,交通便利;距离首都较近,城市密度较高。
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可以欣赏火山地貌,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深度分析新西兰交通方式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西兰拥有众多的机场和港口,因此新西兰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是水路和航空;由于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所以在对外交通上,铁路、公路和管道建设成本高且不方便,所以水路和航空是唯一的选择。而且该国经济发达,能够承受较高的航空成本。
分析降水“西多东少”的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西兰南岛位于北纬40至48之间,即位于西风带。西风带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水汽;从图中的地形可以看出,南岛的山脉沿东北3354西南方向延伸,因此可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由于该地区常年盛行西风,西岸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岸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分析北岛的区位优势。与南岛相比,北岛纬度较低,热力条件较好;北岛地势较为平坦,平原面积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岛的机场密度更大,路网密度更高;北岛靠近首都,城市更密集、数量更多。
分析新西兰火山多、地震多的原因。新西兰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于板块构造边缘,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繁;可引导游客观赏火山地貌,或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总结
火山地震带
本节例题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思路是通过看地图分析新西兰的交通方式;根据经纬度分析气压带和风带;根据地形判断降水量;基于自然和社会方面,分析北岛的区位优势;根据六大板块的位置,分析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
火山地震带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也可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其中,地震多分布在临海一侧,而火山则分布在大陆一侧。
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其中,全80%以上的浅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中、深层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
图4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
【每晚20:00,每天一题,学好地理】
对于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压带、风带、迎风坡、火山地震带)的相关内容,以及迎风坡降水条件的详细信息,今天就解到这儿了,希望对诸位网友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